市民邮箱登录 用户名: 密码:   繁体版  
首 页 信息公开 民族事务 宗教事务 互动交流 公共服务 机关风采 专题聚焦
 
滚动新闻:
  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聚焦 > 学习十九大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新时代寺院如何弘传佛教优秀传统文化与佛教艺术路径探析(市佛教协会 释戒清)
发布时间:2018-03-30   文章来源:市佛教协会

  

  ——以杭州净慈寺近六年实践创新为例(根据原文删减)

  “文明”一词,若从词源上讲,中国其实自古有之,只是由于时代的变迁,特别是近代以来中外文化的大交汇与大融合,其词义发生了一些改变,侧重的含义有所不同。今天“文明”成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结合党十八大和十九大精神弄懂学通其新时代内涵是十分有必要的,这也是贯彻党中央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的指导要求的实践前提。

  十九大报告着重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头。依照《说文解字注》,“文”与“纹”互通,指事物的表面、外表或表象,“文”要想“明”(光明、明亮之义),显然关键是要使事物本身出彩,要使其从一般的背景中凸显出来。“文明”,无关乎“人”的文明与“物”的文明,而“人”的文明是二者里最为根本的。只有人自身先文明了,他所创造的物才能真正文明。不管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文明璀璨的兴盛朝代,还是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无不证明了这点。只有文明的“人”,才能真正创造出文明的社会和国家,甚至可能引领人类一个时代文明的发展进程。中国先秦就有所谓文明与否的“华夷之辨”,在传统观念看来,只有施行礼乐教化的民族才能称得上是一个文明的社会和国家,具有礼乐教养的“人”才能称为一个文明人。《礼记·乐记》云:“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金石丝竹,乐之器也。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气从之。是故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唯乐不可以为伪。”“人”文明了,其诗、歌和舞等一切自然创发出来的文化艺术也随之文明。扩而广之,只要作为主体的“人”文明了,那整个社会和国家方方面面就自然而然地文明了。现代社会强调“匠人精神”,追求大师而不是大楼,正说明“人”的文明至关重要,而且是决定“物”文明与否的根本因素。

  那“人”如何才能文明呢?这里应该有这样一个过程,肯定是先有一部分已经文明的人,在西方被叫做先知先哲,在中国古代被称为圣人和贤者,他们通过教育的形式启发普通民众的心智和道德,并通过礼俗制度的设计安排,包括文化艺术的创作,以及各式各样物质生产生活工具的发明创造,即对一切构成人们日常生活的物质环境的人为塑造,通过这样一个有形教导式的道德垂范和无声润物式的文化熏陶相结合的立体教化方式,来引导民众从无知、低智能走向礼乐文明。这其中离不开先哲圣贤本身的道德智慧,以及后来逐渐发展形成并凝结在各种事物中且有一定形态和具体价值内涵的文化。文化对民众的道德教化是潜移默化的,也是最具深远影响力的,所以优秀的文化、先进的文化以及启发人性善美的文化对社会民众道德心性的开发和培育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长期生活在一个善美文化繁荣昌盛的社会和国家中,“人”自然会变得文明;“人”文明了,其所施为和作用对象的社会自然各个方面也会文明。

  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曾讲:“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

  佛教自传入中国后,不断汲取中华文化养分并逐步融入中华文化,已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近两千年的中国化过程中,为丰富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佛教传入中国后之所以能生生不息,就是因为它能够不断进行自我调整,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合,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在新的时代下,佛教更需要继续立足中华文化沃土,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躬行者。杭州净慈寺作为一座具有千年文化底蕴的全国重点寺院,在近六年多的时间里,不断探索创新弘传佛教优秀传统文化与艺术的有效路径。比如以宋代文化空间和清代建筑样式相结合的济公殿复建就是使其成为弘传中国传统文化、佛教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一个重要建筑和空间载体。另外,还创建并开放净慈寺美术馆,精心策划了三次大型佛教佛像、佛教书画和佛教造像艺术展览。除此,目前还正在积极筹建弘传中国传统文化、佛教文化的专业机构“南屏书社”等等。

  十九大报告有四处提到宗教和宗教工作,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宗教和宗教工作的重视。这为新时代宗教工作指明了正确方向,同时也提出了明确要求。其中,十九大报告强调:“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体现了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并明确了“导”的原则以及坚持中国化方向在宗教工作中的关键性地位,也为促进佛教更好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更好地发挥积极作用指明了方向。净慈寺将会一如既往地在发扬佛教优秀传统文化与艺术,并积极探索弘传路径,坚持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会,积极引导广大信众深入佛教核心要义,真正发挥佛教本身教化民众、净化人心的社会价值,树立佛教僧俗在社会生活中正信正行、向善向好的“正能量”榜样,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本网站最佳浏览分辩率1024*768、IE6.0以上
Copy right(C) 0136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证编号:浙ICP备 05000003   网站标识码 3301000026   网站地图
地址:杭州市江干区解放东路18号市民中心E座18楼 ,邮编: 310016,邮箱:mzj@hz.gov.cn   联系方式0571-85256844
技术支持:北京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http://www.trs.com.cn/)
浙公网安备 33010402000929